v大发彩神8IIILogin|网站平台
工业和信息化部等6部门不久前联合印发《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》,从计算力、运载力、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方面提出到2025年的发展量化指标。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,算力正以一种新的生产力形式,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,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,对于实现数字化转型,培育未来产业,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
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算力基础设施呈现多元泛在、智能敏捷、安全可靠、绿色低碳等特征,在提升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产力的关键效能上发挥了关键作用。近年来,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,发展成效显著。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.8万亿元,算力正加速向各行业各领域渗透。截至2023年6月底,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,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,居全球第二位。
但与应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相比,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仍有不足。当前我国算力资源利用效率不高,中西部地区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,西部算力资源过剩而应用需求不足,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。同时,算力资源使用门槛高,企业缺乏相关数字化转型人才,导致大量算力资源在应用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。进一步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,须多管齐下,稳妥施策。
加强国家政策引导,统筹完善顶层设计。各部门应强化不同地区算力资源统筹调度,促进东西部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,不断提高算力利用效能,优化各地区先进计算产业布局,促进算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,有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协作、资源共享,实现算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。另外,做好资金、技术等要素保障,大力支持新的算力供给模式——算力并网的优化和发展,统筹调度社会上的算力资源,实现算力资源即取即得,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。推动构建水平更高、技术更优、对资源分布依赖性减弱的算力基础设施,更好地满足需求端要求,促进算力基础设施真正步入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实现算力结构多元配置,强化计算、网络、存储协同创新。推动不同计算架构的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协同发展,加快边缘算力建设,形成泛在分布、协同发展的算力结构。同时,提高算力的高效运载能力,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,建设干线光缆以改善数据传输性能,增强算力基础设施的运载力。此外,打造计算、网络、存储的高效应用,着力提升存力技术,鼓励先进存储技术的部署应用,在存储产业和存算网协同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,打造集信息计算力、网络运载力、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,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,为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。
推动算力绿色高质量发展,提高绿色用能水平。通过对算力中心设计建设、技术选型和设备选择等方面的引导,提升算力碳效水平。相关的算力应用企业应建立起节能减排的意识,构建有效的算力绿色值度量框架及工具,引入更多绿色清洁能源,加强节能降碳技术运用,助力行业节能减排。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高能效、低碳排的算网设备部署,有序推动传统算力基础设施绿色化升级,加快打造数网协同、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,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,构建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
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,激发融合应用创新潜力。促进算力向政务、工业、交通、医疗等传统行业领域渗透,推动传统产业依靠算力实现自身转型升级,带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快速发展,实现算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。针对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强化算力支撑,通过网络连接各类算力基础设施资源,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,加快数据全过程应用,构建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,并建立以应用服务为导向的创新型算力服务平台,降低用户使用门槛,提高算力应用水平,持续赋能应用创新,形成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刘虎沉) 【编辑:房家梁】
中新网西宁11月29日电 (李隽)29日,记者从青海省发改委获悉,该省全方位拓展合作交流新空间,实施外贸主体培育提质增效工程,加强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政策规则标准联通,通过推动产业链高效融入全国市场,推动创新链有效融入全国网络等措施,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大循环。
资料图为2021年12月开行的西宁至越南的货运班列。青海省商务厅供图
“我们不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,积极参与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和西部陆海新通道,高效运行西宁综合保税区和西宁、海东跨境电商综试区。支持格尔木建设国际陆港,加快推进西宁、格尔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及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。推进省市区间合作协议事项落地。”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密森说。
据悉,青海省积极参与国际循环,促进内需和外需、进口和出口、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。全方位拓展合作交流新空间,发挥对外经贸合作平台作用,拓展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、日韩、欧盟等投资贸易合作,积极开拓拉美、非洲等地区市场。持续提升青洽会、环湖赛、“一带一路”清洁能源发展论坛、国际生态博览会等展会赛事影响力。
青海省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扬介绍,该省将实施外贸主体培育提质增效工程,扩大特色优势产品出口规模,建设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。加强出口商品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,打造特色轻工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。支持重点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和股权、创业投资,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和生产基地。加大境外投资备案登记管理服务与指导,支持有意愿、有实力的省内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“同时,加强与相关国家政策规则标准联通。落实统一内外销市场准入政策,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,推动‘同线同标同质’发展,完善商品进出口管理和外贸促进政策体系,促进内外市场顺畅对接。”杨扬说。
此外,青海依托高原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重点优化升级优势产业全产业链,促进上下游、产供销有效衔接,增加中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供给,锻造更多高品质的“青字号”产品,提升面向全国市场的供给适配性。同时加强跨省域科技资源对接,推动更加有效的区域协同,构建更加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,推动更加顺畅的要素配置,全方位、深层次融入国内大循环。(完)